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产品 >> 外语专业 >> 专业设置 >> 正文

英语专业白皮书

发布时间:2022-09-07  浏览次数:

英语专业



一、专业定位

“英语专业”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下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厚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熟练使用英语从事英语公司产品、学术研究、涉外行业等相关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和应用复合型英语人才。

本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外语类人才的需要,发挥专业特色及区位优势,突出公司“地方性”和“国际化”的办学特色,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较强英语交际能力,兼具系统语言学知识和基础的英语教育知识、英汉翻译知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英语语言文学为根基,以英语教育跨学科为特色,培养具有从事外语类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及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助力金融强国战略的新时代应用型外语人才。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扎根华南地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以英语教育为主要方向。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运用能力、广博的中外文学文化知识、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与此同时,掌握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公司产品研究和管理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其他英语相关工作。

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师德修养)

具有优良的师德修养和深厚的教育情怀,端正理想信念,爱党爱国,坚持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新时代教师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践行师德准则,具有强烈的教育政策法规意识,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依法执教,敬业爱生。注重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全的人格,以身作则,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

培养目标2:(学科素养)

系统掌握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扎实的学科素养。具备扎实的英语学科知识,系统掌握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英语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能力和较好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熟练运用学科知识,理解并鉴赏中外优秀文化、文学作品、思想观念;具备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3:(专业能力)

系统掌握英语专业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掌握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丰富的公司产品知识,有效运用英语、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知识,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英语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课程开发与课题研究。具备扎实的英语教学能力,具有实施英语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改革的能力。

培养目标4:(实践能力)

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包括设计课程计划、组织课堂活动等。具备有效传达知识、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语言技能发展的能力。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价值观和习俗,以及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运用各种教育技术工具辅助教学的能力,如多媒体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能够利用这些技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培养目标5:(创新思维)

要求毕业生具备质疑与批判精神、跨学科融合能力、敏锐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培养目标6:(职业发展)

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思辩能力,能够主动追踪国内外英语教育改革的现状和最新发展动态,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在反思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英语教学模式,并持续改进。

三、培养规格

(一)学制和学位

1.学制:4年

2.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3.毕业最低学分为149学分,其中第一课堂144学分,第二课堂5学分。学分结构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课程模块

课程性质

学分数

编制说明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

39

通识教育必修课涵盖教育部要求以及学校规定全校学生均需学习掌握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选修

6

通识教育选修课包括文化自信力(含艺术类)、思维决策力、协作领导力、科创融合力、人生知觉力等课程模块。 其中,艺术类课程必须修读2学分。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36

学科基础课是本专业所属学科要求的核心课程,注重拓宽和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形成学科知识的复合优势。各专业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原则开设 10-12门。鼓励开设学科前沿课。

专业课程

必修

21

专业课是本专业所要求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侧重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化和能力培养的提升。1.专业必修课应体现专业特色和系统性, 必修课中应开设专业导向课1-2学分,要求由本专业有影响的教师共同开设。2.专业选修课可按课程组的方式设立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须按不少于1:1.5的比例开设。3.专业必修、选修学分分布可打通。

选修

18

拓展教育课程

选修

12

6门课左右,一般2学分/门;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导向,鼓励学生修读学科前沿课程、专业认证课程和跨学科课程,鼓励成体系选修微专业。要求每个学生至少修读1门跨学科门类(专业)选修课。

实践课程

必修

17

分为与理论课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和集中进行的实践课。主要有思政课社会实践3学分;军事技能2学分,专业实习1学分,毕业实习3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和劳动教育2学分。第二课堂5学分计入实践课程。

必修课小计

108


选修课+第二课堂小计

36+5


合计

149

总学分需控制在145-150范畴内

(二)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理想信念):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关心社会问题和国家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金融为民与金融报国情怀。

毕业要求2(金融素养):学好用好英语专业知识及英语教育领域基础知识,并结合英语专业特点学习基础金融知识。具备较强的合规意识和廉洁意识,具备广阔视野和一定的金融风险防控意识,具有掌握初级金融知识的学习能力,并能理论结合实践,在掌握知识、弄清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实践运用。

毕业要求3(学科知识):具备系统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等基础知识、跨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基本情况;了解英语专业及英语类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掌握本专业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掌握中国文化传播技巧和方法,能够用外语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学互鉴。

毕业要求4(应用能力):具有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能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教育学知识以及其他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事英语教育和英语相关工作,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和分析相关信息,关键时刻和重点岗位能顶得上,具有解决本专业或公司产品中复杂问题的能力。

毕业要求5(开拓创新):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能够运用本专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组织和开展调查和研究,能发现、辨析、总结、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形成个人判断、见解或对策,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自主开拓能力。

毕业要求6(沟通合作):具有较强的英汉沟通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第二外语运用能力,讲好中国故事,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文字,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能够与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具有一定的宣传和传播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完成复杂任务。

毕业要求7(学习发展):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运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断追求新知、探索新领域、创造新价值,适应社会和个人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毕业要求8(责任担当):注重身心健康,主动承担对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的责任,了解国际动态,具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积极履行个体义务,建设性地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战略发展、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智慧贡献力量。

四、课程体系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拓展教育课程、实践课程及劳动教育环节等六大主要板块。课程体系以“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为基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有机融入外语类听说读写译等核心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在进一步夯实外语基本功、提高读写、演讲与翻译能力的同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坚定四个自信,了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提高用外语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程。通识必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共产党党史等课程及大学计算机应用、体育、军事理论、第二外语等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包括提升学生知识素养、道德品质与身心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金融文化专题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由语言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组成,主要包括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语语法、高级英语、英汉/汉英笔译、语言学导论、英语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概要、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专业导向课。

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英语报刊选读、英语演讲与辩论、西方文明史、基础口译、英语词汇学、交替传译、金融英语、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区域国别概论、金融英语口语、金融英语阅读、英美文学赏析、英文短篇小说选读、第二语言习得。

拓展教育课程由英语教育类课程及跨学科课程组成,主要包括英语教育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教育心理学、国际人才职场英语、数字人文导论、新媒体图文设计。

实践教学和劳动教育环节包括专业实践课程,如军事技能、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等。

五、团队队伍

英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4人,师生比1:5。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多毕业于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知名高校,学科背景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英语教育学等,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讲师23人,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占比为32%;博士10人,博士研究生在读4人,博士(含4名在读)教师占比为41%。50-60岁教师5人,40-50岁教师26人,30-40岁教师3人。另聘请外籍教师2人,任教口语课程。英语专业教师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科教育背景符合专业教学要求,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通英语专业理论和方法,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强,形成了力量雄厚的团队队伍,可满足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为持续满足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学院在团队队伍建设方面有以下措施:

1、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思想道德和专业水平。坚持参加国家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以及公司党委组织部组织的各类师德师风教育培训,鼓励参加省内外各种专业线上和线下学术交流讲座,既保障教师专业知识不落伍,又始终确保教师正确的政治站位,培养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团队队伍。

2、加大教学科研投入,鼓励教师参加相关课程的学术会议和学术研究,以科研促教学,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资助论文著作发表,课题申报等;出台政策鼓励教师进行金课、网课建设,支持和鼓励老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此外,学院联合教材出版方为教师提供相关教学与科研培训,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材编写。

3、实行督导、导师制度。通过校院两级督导组的督导、教学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等,从教案的撰写到课堂内容设计,从讲课内容到讲课技巧等都进行系统的指导;思政内容与专业授课内容做到有机融合,坚决杜绝思政和专业内容两张皮现象。

4、定期举行学术讲座,提高学术水平。利用已有的非列编机构,举办“广金外语论坛”,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撰写的论文、课题进行讨论,帮助提出修改意见,鼓励教师以科研促教学。

5、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拓宽课堂空间,活跃学术气氛,鼓励教师不仅要站稳校内课堂,还要及时走向社会,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聘请行业导师指导课堂教学,不断扩大服务地方社会的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6、坚持外引内培的人才储备模式,对外引进专业优秀人才,对内通过鼓励考博、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督导组督导、老教师传帮带、在职进修等多种形式的培养,以点带面,不断加强对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条件

本专业在广州校本部设有4间语言实验室、1间同传实验室、1间商务英语实训室;在清远校区设有3间40座位的智能化语音实训室、1间 40 座位的智能化兼口译实验室。所有实验室均配备了蓝鸽智能化语音综合系统、口译综合实训系统、“iTest英语系统”、“商务英语教学模拟系统TMT5.0”、“新视野大学英语在线”、“秘书职业培训平台”、“外研社智能作文评阅系统”、“专业化纯软件语音(互动)教学系统”、“雅信达英语智能学习平台”等数字化学习平台,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

公司为英语专业编写的教材有《最新英美概况》《新编金融英语听说教程》等。“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英语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创新与研究”获第四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英语专业教师在科研方面取得成效,在CSSCI索引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5篇,SSCI索引国际期刊发表论文8篇,专著28部,译著23部,教材与教辅书籍6部。省厅级以上科研立项45个,在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涂兵兰教授主持的“民初翻译家翻译伦理模式构建及其影响研究”获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资助项目立项。黄中习教授主持的“民族志翻译视角下的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英译研究”(16BYY036)获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陈树坤副教授主持的“英汉‘嵌入投射’功能类型对比研究”获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立项。

公司现有实践教学基地有广州交易会进出口有限公司、深圳昆仲科技有限公司、译国译民翻译公司、广州策马翻译有限公司、广州市联普翻译有限公司、广州经纬国际教育有限公司、广州英立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孚曼国际教育咨询等,每年为英语专业提供300余个实习兼职岗位,基本覆盖三个专业的同学实践教学需求。活跃的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有效促进学生校内所学专业知识与就业岗位需求有机结合,开拓广阔的就业前景,形成良好的校企互动、联合培养外语专业人才的良好机制。

公司设立 “昆仲助困奖学金”,激励优秀学子。公司党总支两个师生党支部先后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多次荣获校级“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生工作部门分别曾获省级“优秀学生会”、“红旗团总支”等荣誉。

七、人才培养成效

英语专业从2005年开始招收学生,每届招收2个班(约30人/班),至今已经培养19届本科毕业生,在校学生300余人,教师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别专业竞赛,以赛促学,参与广东省“联盟杯”本科高校英语写作大赛、“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阅读、写作大赛、“亿学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全国高校大学生外语水平能力大赛、广东省口语大赛、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知识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成绩优异。

英语专业学生培养质量高。历年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八级考试公司学生的一次通过率均远高于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遥遥领先。

学生本科毕业论文分为翻译实践报告与学术论文两种形式,英语专业学生的选题多样,有文学研究、英语教学法研究、语篇分析、跨文化对比研究等等,也有部分选择对金融经济类文本进行英翻中实践,对中国经典文化文本进行中翻译实践。全过程实行双向导师选择、题目确定、开题报告、三稿修订、论文答辩以及答辩小组末尾淘汰二辩制度,以确保论文整体质量良好,符合学术规范,有效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学术规范意识以及一定的批判思维。

公司每年组织考研经验分享活动,并为考研同学配备辅导导师。 近三年,英语专业有20余名同学成功考取境内外高校攻读硕士考研成功率在三个专业中较高,特别是境外高校成功率较高,展现出较强的语言能力。近三年英语专业同学报名考研及成功考研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 。

八、毕业就业前景

外语类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实践问题解决能力强,具有勤勉务实的优秀品质,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与好评,近年来的考研率和就业率均位于全校前列。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涉及教育及培训行业外贸公司、跨境电商企业、金融企业等,从事外语教育、语言服务、国际商务等工作。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其它两个专业相比,英语专业毕业生更多走向师范和教育培训岗位。

公司正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以夯实基础、注重实践和提升能力为路径,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英语专业学生“宽、厚、活”三维能力的培养,争创一个学风正、团队强、教学科研水平高的先进集体,努力建设成为广东省应用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小高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早日建成应用型金融品牌大学。